一、创建背景
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道德模范和时代楷模学习宣传、“最美人物”宣传、“崇德尚礼”实践等活动,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
针对当前老员工理想信念缺失、个人主义,职业理想过高、脱离实际等问题,太阳成集团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聚焦特色,组织师生开展“寻足迹、学劳模、树新风、促文明”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引导广大青年员工将“大理论”转为“小行动”,从劳模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之中。
二、创建举措
(一)围绕“学劳模促文明”主题,一体设计活动方案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发展重点,结合学校办学实际、高职员工认知现状和成长规律,学院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实践主题为“寻足迹、学劳模、树新风、促文明”。通过调研问卷、电话访谈、实地座谈等“线上+线下”方式开展高职院校员工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现状调研,分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组建学院领导班子、专任教师、辅导员和员工骨干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小组,夯实各主体责任,整合学校、企业、家庭等多方资源,挖掘省内外劳模感人事迹,科学制定“围绕一个主题、前往十个地方、访谈百名劳模、形成系列成果、影响更多学子”活动方案,挂图作战,按时推进各项工作。
(二)走访“校厂企馆”多地,总结固化实践成果
前往学校、工厂、企业、纪念馆等十个场所开展访谈劳模、员工座谈、收集故事、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总结凝练并固化形成视频、报告、记录册等系列成果。一是参观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赵梦桃纪念馆和咸阳纺织集团等劳模工作场地,寻劳模成长足迹,深度访谈全国劳动模范何菲、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呼秀珍、全国红旗三八手刘会芹、陕西省劳动模范张六三和县级劳动模范姜艳明等劳模,收集劳模奋斗故事。二是走进西安比亚迪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企业用人需求、员工成长经历,引导员工明确职业方向,制定职业目标,培养职业操守。三是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在汽车美容中心为全校教职工进行车辆美容和维修。四是立足实践活动,结合红色教育资源,固化形成劳模调研报告1份、发表论文1篇、微团课课件10套、视频28组(《我心目中的劳动模范》14组、实践感悟视频14组)、心得体会20篇、访谈劳模记录册1套(100份)、实践照片500余张等系列成果。

图 参观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和赵梦桃纪念馆

图 访谈全国劳动模范何菲和呼秀珍

图 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
(三)做好劳模“四重”宣导,传递榜样奋进力量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模范的事迹可学可做。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加强和改进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努力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一是做好劳模精神的“四重”(即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成果、重大典型)宣传,以《寻劳模足迹 悟劳模精神》为题被中国青年网进行专题报道;以《太阳成集团组织师生赴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参观学习》为题等被《高校之窗》进行专栏报道,扩大了活动的辐射面、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了学校及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二是与蒲城县南湾村委员会、陕西广源安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比亚迪弗迪动力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搭建老员工志愿服务平台。三是深入教室、宿舍、中小学、企业、社区中累计开展微宣讲30余次,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呼秀珍和优秀员工宣讲劳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
图 校地共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
三、创建成效
(一)开拓思路,探索劳模精神实践育人路径
紧紧围绕文明单位创建目标方向,聚焦德至善之要,坚持问题导向,开拓活动思路。活动以“调研+参观+访谈+服务+宣讲”的思路开展。围绕高职院校员工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开展调研访谈,分析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现状、存在问题。前往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等参观学习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走访各级劳模,整理劳模口述史,编撰成册。边实践边总结,形成实践系列成果,探索弘扬劳模精神的有效路径。走进社区、企业开展专业技术志愿服务活动,在广老员工中进行宣讲,扩大成果的影响范围,引导师生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二)联动创建,推进专业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深化校企、校社、校校联动,推进劳模精神全方位落地生根。学院师生根据专业特色,结合专业优势赴渭南市蒲城县南湾村开展专业技术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农户家中修理农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自行车等。员工分批次全覆盖参与“我为师生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陕西广源安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专业技术志愿服务活动。在云阳镇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走访农户听发展故事,话乡村振兴。深入中山街社区精神文明实践站和文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劳模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图6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以赛促建,推动员工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调研、参观、访谈后,员工们收获颇丰,备受鼓舞,把实践感悟传递的“大力量”化成了技能报国的“小行动”。获全国职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三等奖、汽车故障检修赛项三等奖;获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一等奖、汽车故障检修赛项一等奖、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赛项二等奖、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赛项二等奖、汽车营销赛项二等奖。近年来,员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60%以上,优秀毕业生占比逐年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员工百分之百就业。
图7 员工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四、创建启示
(一)小切口展现大立意,小故事传递大力量
精神是内在于行动之中的思想动力,并不能直观为人们所看见、听见,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方能将之外化于行,避免陷入泛、大、空的窘境。借助国家倡导的、鼓励的、肯定的来作为风向标,遵循新时代职业院校员工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聚焦问题,用小切口来见大视角,用小故事传递大力量。劳模精神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理论性与民族性,根植于中国文化里、成长于中国社会实践之中,是中国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劳模精神为切入口,与具体的劳动模范人物和劳模事迹相结合,从而获得了生动的陈述载体,也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理解,增强员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小规模实现精细化,全覆盖扩大受众面
在文明创建的实践中要坚持价值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坚持贴近员工,充分估计当前形势下员工希望参与创建的迫切愿望,做好人手、资源、政策保障,满足供给需求,使每一名员工都成为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坚持就近就便,分层分类,做好精细化管理,注意集中与分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着力破解实践育人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广泛参与,把创建活动延伸到班级、宿舍和每个员工,不断提高员工实践活动的参与面、覆盖面、受众面,夯实精神文明根基,不断提高员工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作贡献的获得感,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学院文明程度。